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正在到来。2016年,建投物流选定“数字化”赛道,开始了 “从0到1” 。
秉持服务好“家”的理念,从“链”上发力,全产业链打造“云上营家”智慧供应链平台(以下简称“云上营家”平台),把大宗建材“蝶变”出一个产业生态,构建起以大宗建材、煤炭、有色金属、生鲜、现代家装、高原特色农产品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供应链商业生态,引领行业向工业化、数智化提速迈进。2024年6月30日,建投物流“云上营家”平台实现从 1.0 到 3.0 的快速迭代,“建供应链生态 创美好生活”拓展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建链”前行 全链路服务+
2016年,建投物流提出通过构建数字化平台和供应链的协同实现大宗物资降本增效的初期目标。赵军2015年入职建投物流,从采购员、销售员、项目经理,到营家数科事业部副总经理,对数字化给传统业务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他清楚地记得,在智能手机还不够普及的年代,他一天内往返四五个项目,手工开单、现场收料,司机经常凌晨两三点打电话要求验货。赵军说,那时的管理靠人盯、数据靠纸传,过程既容易出错、单据也容易丢失。这正是物流公司下定决心要对症解决的“陈旧顽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17年6月,“云上营家”平台 1.0 正式上线,仅一年时间便迎来了建筑、运输、金融、物流等行业入驻企业4千余家,整合社会运输车辆2万余辆,个人注册用户2万余人。截至目前,产业生态已吸引了企业用户超 7.1 万家,个人用户超 6.4 万人,实名注册车辆超 5.2 万辆入驻。建投物流及其下属子公司累计为上下游企业完成融资授信额度超 77.3 亿,单周业务量平均超2亿,惠及上下游上万家企业。建投物流的营收也从2016年的55.3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 400.13 亿元,翻了近8倍。
乘“数”而上 赋能新生态
“云上营家”平台3.0坚持“外部+内部”双重定位,对内赋能业务和管理,对外提供数字化服务和解决方案,统筹推进技术类、数据类、经营管理类三大类共25个项目建设,构建统一的技术底座,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实现降成本、控风险、增黏性、创收入四大价值主张。就拿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来说,绕不开的就是融资难的问题。但通过平台,以工字钢、角钢等管材型材贸易为主的兴朋程商贸公司也利用平台的惠企金融产品享受到了实惠。
“云上营家”平台3.0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拓展和客制化服务的集成融合,正在给破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难题、重塑产业形态、打通中小微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带来新的解决方案。“我们做数字化的初衷,就是要用机器代替肌肉,将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成明俊2018年从西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毕业后,就加入建投物流。他介绍,“云上营家”平台1.0到3.0,经历了业务数字化、业务系统中台化到核心系统技术底座原生,是烟囱式、桥梁式到一站式的跨越,标志着“云上营家”数字化之路逐步走向成熟。
产业互联 长出新机遇
地处低纬度高原,垂直气候特征鲜明,光热、生物资源丰富,让云南成为北半球农业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也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沃土。建投物流锚定现代物流产业网络体系建设,将首批“一张网”节点项目国际供应链示范中心、镇雄赤水源西南大通道供应链中心打造为智慧园区,按照智慧化、数字化、自动化工厂模式建设,实现绿色食品加工、冷链仓储物流、绿色食品流通供应链的数智化,构建高效、智能、环保、安全的绿色食品冷链综合体。同时,汇集国内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力量,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先进制造业、服务业“三产”融合,打造行业可信赖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近年来,建投物流依托平台国际电子商城、跨境支付结算、全球产品溯源和一站式报关清关,提升了跨境物流通关智能化和便利化水平,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全面开展跨境物流运输业务,为老挝万象至万荣高速公路、老挝赛色塔综合开发区、中老石化炼油厂等建设项目提供跨境物流运输等供应链服务,积极拓展生鲜、现代装饰等互补品类的双向贸易,推动“云品”出滇、出海,与来自欧洲、澳洲、美洲、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区域20余个国别的市场主体建立业务往来。
链接: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5617963-500005538800